皮肤瘙痒,一个看似简单却让人苦恼的问题。当“奇痒难忍”时,很多人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皮肤瘙痒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谢佳佳从中医五脏理论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成因,提出疏肝、养心、健脾、润肺、补肾等多法并举。
中医五脏理论认为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五脏的多方面功能失调。
肝主疏泄,藏血:糖尿病患者的阴虚燥热可能导致肝血不足,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肝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内风生痒,使皮肤出现干燥、瘙痒等表现。
心主血脉,藏神:心气不足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使得皮肤滋润不足。糖尿病患者的心阴不足可能加重瘙痒感,且由于心神不宁,也可能引发内热,进一步加重瘙痒。
脾主运化,统血:糖尿病患者脾虚湿盛,湿气内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脾气虚弱会使得脾的运化功能不足,无法正常将湿气排出体外,湿热积滞则可能加重瘙痒。
肺主气、主皮毛:肺气虚弱可能导致皮肤失养,从而引发瘙痒。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失调,肺失宣发、肃降,皮肤失去应有的润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肾主藏精,主水:精血同源,肾虚则可能导致阴液不足,干燥燥热的环境下,皮肤的滋润和营养不足,容易出现瘙痒。糖尿病常伴有肾虚,肾阴不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整体来看,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疏肝解郁:调整肝气,改善瘙痒感。可以选用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柴胡、枳壳、白芍等。这样有助于舒缓肝气,促进气血流畅。可以按摩太冲穴,足三里,肝俞穴调理肝气,改善皮肤状况。
养心安神:滋养心阴,安抚神志。可以使用养心安神的药物,如柏子仁、合欢皮等平时可按摩心俞穴、神门穴等,帮助安神养心,改善皮肤问题;
健脾化湿:改善脾气虚,祛除湿气。可以选择健脾利湿的药物,如白术、茯苓、猪苓等平时可以按摩穴位脾俞穴、足三里等穴位,帮助健脾化湿,改善皮肤瘙痒。
润肺止痒:增强肺气,缓解皮肤干燥。可以使用润肺止痒的药物,如百合、杏仁、麦冬等平时可以按揉肺俞穴、列缺穴等,增强肺气功能,改善皮肤状况。
补肾滋阴:滋养肾阴,改善全身阴虚燥热的状态。可以使用补肾滋阴的药物,如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等。也可以按摩肾俞穴、太溪穴等,补益肾阴,改善皮肤干燥问题。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皮肤瘙痒与饮食密切相关。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皮肤抵抗力,缓解瘙痒。
生活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缓解皮肤瘙痒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烫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总之,皮肤瘙痒虽然让人苦恼,但中医的调养方法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调养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当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相信很快就能摆脱“奇痒难忍”的困扰。(通讯员 王小运 魏雪乔 冯春艳)